今天看到一则新闻,里面有些值得让我们思考的地方……
范跑跑,这个人物也许大家都不陌生,在地震中丢下自己的学生无耻的逃跑了……这与许多为了拯救学生而牺牲的英雄教师们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为此,范跑跑遭到了部分国人的唾弃。
晕倒!本来想借抗震美女鲁靖说,要嫁就嫁范跑跑的新闻来说说范跑跑身上那little的优点,正当我在组织语言,搜集论词时才发现,那似乎存在的立足点根本不成立。鲁靖的意思是说,范跑跑敢于在事后承认自己的行为,过程是勇敢的,是负责任的。在充斥着谎言的世界里,范跑跑是真实的。
我本来想借此议论下,敢于承认错误,敢于面对过失是勇敢负责的表现,只不过是由于范跑跑处于一个神圣的工作岗位上,他的错误才不能被世人所接受。假如说,范跑跑是一个杂货店老板。地震时他跑了,财产没了。这时候他站出来说,我是范跑跑。可能没有人理会。假如说,范跑跑是一个旅店老板,地震时他跑了,旅客不幸遇难了。这时候他站出来说,我是范跑跑。有人会说他是资本家,为钱丢了人性,不讲究商业道德……但是这样的批评很快就会消失的。可是,范跑跑的职业正是那无比高尚的人民教师,丢下学生逃生确实是让人难以接受,再加上那么多英雄般的教师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牺牲了,就更不能原谅他了。
做学生的对老师有一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说,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就像对父亲一样,并且这句话也赋予了老师对学生要像父亲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关爱、照顾。然而地震时范跑跑他跑了,将自己的孩子抛弃了,同时他也抛弃了孩子们对他的信任,也抛弃了话中作为老师的义务。我觉得当他逃跑时,他就已经放弃了作为教师的权利,当然他事后就教师对学生的义务中咬文嚼字,教师职业的道德准则中没有说明老师必须在危险中援救学生这一规定。但是,凡事都不是准则能规定的了的,毕竟准则是没有感情的,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有点跑题了哈,我本想说说范跑跑在事后敢于承认的这一举动,说实在的就像鲁靖说的,范跑跑敢于承认,他是真实的,但是鲁靖用的参照物是“充斥着谎言的世界”这种对比稍稍有点占上风,但就范跑跑与英雄老师们的对比,我想不用我说,这种行为必将遭人唾弃。进一步说,敢于承认过失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跑路逃跑是对别人,自己的学生不负责的表现。一边是对自己,一边是对一群孩子,换作谁都会站在无助的孩子一边的。而后我又发现,我所论证不成立的主要观点就是,也许范跑跑的承认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地震中,孩子有遇难的,有幸运生还的,还有范跑跑。我觉得这样的对话很有意思。有人来调查,范跑跑说,班里有孩子遇难了。有人会说,孩子是你救得么?范跑跑怎么回答?说是,生还的孩子当然不承认。说不,会有人问,地震时你在哪里?大喊,我是范跑跑?迟早会有这一问,还不如谄媚的承认,说不准会转被动为主动呢=。 =!当然这是一种推测,我们没有经历过这场灾难,也许我们没有说话的权利,但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道德是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个人感觉就范跑跑丢下孩子后,他没有表现出忏悔,没有表现出歉意,而是和大家针尖对麦芒高谈起道德来了。就我看范跑跑就像个小丑,他根本没有了解自己现在的位置。算了,我不跟不讲道德的人谈论道德。
大屏幕用分屏软件
5 年前
1 条评论:
太长……没看……
发表评论